• Joomla模板与内容的融合设计
  • 野草工作室一直在用心建站
  • 利用Joomla+SEO提升网络营销竞争力

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

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

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13-10-31 17:56浏览量:

 



 

  孙云晓:“运动第一,学习第二,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!” 

    心理危机更应警醒——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孙云晓

无数父母、教师都这样告诫孩子,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,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,这句异口同声的话反映出了一种可怕的国民共识。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,扭曲的教育必然扭曲学生的身体与心灵。就此,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孙云晓。

健康三要素没有保证,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

中国教师报:中国青少年体质长期处于下降趋势,肥胖率、近视率居高不下,您研究青少年健康多年,对此怎么看?
    孙云晓:孩子的体质健康与否,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,第一是睡眠,第二是营养,第三是运动。中国学生的体质危机正是这三要素共同发生的危机。孩子只有睡眠充足,才能长高长壮。如果睡眠不足,人体抵抗力会下降,影响身心及智力的发育。1999年到现在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3次大规模的跟踪调查,发现多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,睡眠不足。
    中国教师报有没有具体的数字依据?
    孙云晓:1999年第一次调查为例,46.9%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,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占8.2%7小时的占12.6%8小时的占26.1%。调查还发现,在休息日,城市中学生平均做作业107.12分钟,体育锻炼仅为37.83分钟;小学生平均做作业72.26分钟,体育锻炼仅为25.14分钟。
  2000年时,我们就通过新华社发出过保证学生睡眠,减轻课业负担的警告。2005年调查显示,这一状况日趋恶化,学习超时、睡眠不足的多项比例已达到70%左右。到现在,这个现象更为严重。没有充足的睡眠,就没有健康成长,剥夺睡眠,就是剥夺成长。
    中国教师报: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,几乎没有体育锻炼的时间,许多学校曾经一度取消体育课。
    孙云晓:是的。中国孩子的运动量严重不足。只有运动,才能把孩子的生长潜能变成现实。温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,特别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。必须清晰地、具体地、明确地提出这种要求,因为至少有一半中小学生的运动时间不够。
  我刚从湖北回来,教师们跟我说,学生运动时间不够,为了应付检查,学校就把做眼保健操的时间都算作运动时间。体质健康三要素没有保证,成为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,成为顽疾。

身体不健康导致心理不健康

中国教师报:您刚才提到三要素的重要性,可是,现在好多孩子就是喜欢在家当“宅男宅女”,没时间不运动,有时间也不锻炼,家长急得团团转,孩子对大自然的冷落又作何解释?
    孙云晓:学生压力过重,父母期望过高,只要你学习好,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已经成了无数家长的共识。只学习少睡眠,只学习不运动是孩子的常态生活。我研究生活习惯与人格形成的关系已经10年,得到的结论就是: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。当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养成初步的习惯,坚持90天就成为一个稳定的习惯。因此,孩子总是熬夜,总是坐在桌子前,总是不运动,时间长了,也就成为习惯了,运动、健身、亲近大自然反而不习惯、不喜欢了。
  现在的中小学生到郊外出游的时候,他感觉眼前无美景,提不起一点精神来,神马美景都是浮云。他最希望回房间,看电视、上网,他觉得网上最好玩儿。现实的景色不美,现实生活不好玩、无情趣。这其实是典型的习惯养成问题带来的心理异化,也是孩子肥胖率、近视率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。但这些只是表象,由于睡眠不足,运动不足,还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,这才是最最值得警醒的事情。
  中国教师报:也就是说,身体不健康导致了孩子的心理不健康。

孙云晓: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就是这种关系。高中生是我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群体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发现,1618岁的孩子,心理问题最严重。这个年龄的孩子,升学压力达到最高峰。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、运动减少最直接的原因。带来的伤害不仅是体质下降,更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。比如焦虑、抑郁、恐慌,严重者精神分裂,等等。不要说体质下降,生命都受到威胁。我最新出版的《拿什么来爱你,我的孩子——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》一书中,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案例。

体育不会影响考试成绩 

中国教师报:如此严峻的事实面前,我们的出路在哪里?
    孙云晓:第一就是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狠抓落实。不抓落实,再好的计划都是空谈。要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!无论学校还是家庭。学校无论如何要保证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。课间活动、课后活动的时间必须保证。英国的伊顿公学有个宗旨——运动第一,学习第二。我们一定要把运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!课间一定要让孩子运动,增加体育课程,增加课外活动时间。  
  中国教师报:中国孩子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他们的课外班、特长班太多了。周六日几乎都是泡在各种各样的“班”里的。
  孙云晓:对家庭来讲,课外班报名应该首选体育类,这是明智的父母。北大附中原校长康健,他儿子从小学开始,课外班首选永远是体育,其他的都可以按孩子的兴趣。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,从7岁开始,每天跟父亲长跑,丝毫没有影响学习,顺利考上清华后,自己每天在操场上跑10000米。
   中国教师报:中国老百姓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,认为只有学习落后的孩子,体育才好,才跑得快,跳得远,体育好恰恰是学习不好的反证。我们应该怎么转变这种观念?怎样和他们讲体育?
   孙云晓:上面两个例子都说明,体育不会降低考试成绩,反而会促进人的各方面发展,我们对体育应该有新的理解。最近,我和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有一个交流。他说,体育是青少年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。什么是体育?体育的要素是团队合作,是顽强拼搏,是忠于职守,是崇尚荣誉,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指标。因此,体育必须成为必修课,体育是人格的教育,其核心是人格塑造。学校、教师、家长要教育一个孩子你要顽强,多难呀,培养合作精神多不容易呀,可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,一切教育化于无形!

体育锻炼: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 

  中国教师报:您对体育的认识令人耳目一新,体育确实可以担此重任。不仅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不可替代,对孩子的人格塑造、心理健康同样无可替代。
  孙云晓:所以,我提倡把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,相互促进。每一个未成年人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,不是说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才需要。这是一种发展教育,是一种引导孩子积极生活、热爱生活的教育。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体育锻炼!这赋予体育以新的意义。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疾病。比如,抑郁、自闭,在运动场上,你可以尽情释放情绪。在运动中怎么可能自闭呢?
   中国教师报:您对日本教育有很深入的研究,在体育这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?
   孙云晓: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措施——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,开阔青少年的视野。日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展远足活动,春游,秋游,甚至修学旅行,探险考察等搞得非常好。单说修学旅行,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增长见闻,在接近自然和社会的同时,还提高了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、自理能力、协作能力和公共道德。
  我女儿是北京月坛中学毕业的。中学阶段,她在家里接待了4批日本学生和记者。我参加过一次他们学校组织的去日本的远足活动,早上5点出发,晚上7点多回家。爬了一座2053米的高山,除了中途吃饭1小时,13个小时都在运动。孩子的体质、毅力等都同时得到了锻炼。
  
记者手记:

    “运动第一,学习第二。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,这一点特别重要!特别重要!特别重要!”孙云晓的声音一遍比一遍低沉,拳头无意识地握起来,越握越紧。我看着他——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凝重,你能看到一种必须改变的、迫在眉睫的紧迫感。
    这一幕,是我采访孙云晓的一个瞬间。多年来,孙云晓一直在从事青少年健康方面的调查、研究与实践。采访中,我一度被他的忧患意识所感染。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在哪里?就是今天的中小学生。梁启超说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如果少年弱,国岂能不弱?
  青少年体质影响国家竞争力,这不是危言耸听。中国的未来必然要交给新一代人,但如果我们的新一代体质虚弱,脾气古怪,缺乏责任感,不善于合作,富有攻击性,仅仅是一些成绩高分,身心“软骨”的孩子,这怎能不让人忧心?国富民强不仅靠经济,也取决于文明和体力。国富民强,请自体育始!


上一篇:从台湾教育实践谈加强中小学的国学教育
下一篇: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